今天听到一位学姐的故事,让我感到钦佩与惭愧。钦佩是对于师姐的,惭愧是对于我自己的。
学姐毕业后做的是文案策划,刚开始的工资是每月两千元,但三个月后,她的工资就涨到了五千。因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学姐不仅写到位了,还会拿出两个以上的版本让老板挑:一个是按老板的要求写的,其它则是学姐建议的方案。学姐回忆说,当时她没有去想涨工资的窍门,只是因为喜欢写作,就会琢磨怎样写会更好;又因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觉得出自她手的文字,都关系她个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她对工作的态度是“凡事做好”而不是仅仅是“做了即可”。
想想我自己,还没有做到学姐的“凡事做好”的工作态度;看来,这是自己工资平平最主要的原因。
老板付薪水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你必须在拿两千工资时,先体现出五千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为你创造的价值多花钱买单。
我又想到了儿时家附近的新华书店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大妈。下雨时,她会给所有的车,覆上自己带来的塑料布。顾客取车要走时,她还会笑着将顾客的自行车擦干水。看车子的钱是一辆五角钱,她从来没有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五角钱,还连声道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收入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无法估算!
在你月薪两千的时候,做月薪五千的事,即便你不能马上拿到那三千,你也会从你“凡事做好”的工作态度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和成就感。“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在这里,我们不妨将“业”理解为技能和成就感。有这份属于你的“业”随身,你那多花的三千元价值的工作态度,怎么说都是值得的,对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