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间,部门里的大姐给我们讲她小时候家里做过的好吃的。
她的家乡在潍坊昌邑的农村,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总是想办法给孩子们自制食物。有些做法现在很少有,但在当时,是又廉价又好吃的东西。
一个是鱼杂玉米饼子,将鱼内脏清洗干净切碎,加入调料腌制后和玉米面混合搅拌,在笼屉蒸熟。饼子咸、鲜、香,到现在也没有吃够。
另一个是腌芥菜毛,芥菜毛其实就是根,因为根部的土很难清理,为了便于加工,一般把芥菜根削下暴晒,之后土就很容易去掉了。腌制后芥菜根很脆、且更易于入味,比芥菜还好吃。
还有腌螃蟹仔,小螃蟹在当时是廉价且没有吃头的东西,她的母亲会把螃蟹用类似鱼露一样的调料腌制再拌上大葱丝,又当咸菜又当零嘴,她与兄弟们都抢着吃。
鱼内脏、芥菜根、螃蟹仔,原本都是下角料,却在同事母亲的巧手中变为了更有特点的美食,我不禁感叹她母亲的贤惠与智慧,更感慨无论什么东西,都没有好与坏,重要的是它是否被有效地利用。
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许在一个岗位是个庸工,而在另一个岗位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就是个人才。东西尚不懂得自我拯救,人还是得充分了解自己,妥当给自己定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