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会说:“我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要是处处遵守规则总是板着自己,太累。”其实,凡事只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得累,像我们每天早晨起床都要刷牙洗脸一样,已成自然。
也有人说:“我渴望自由,我不想被套上道德的枷锁,不自由,勿宁死。”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这个世界上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况且,从内心接受规则,规则便不再是限制,而是自由的保护。
假如没有交通规则,每辆车都想自由驰骋,必然会撞成一团,结果是谁也没有了自由;而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会一路畅通。所以,自由也需要有限制。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自由。
下面这两个人的对话,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自由:
A问:“你对逃出围墙的马怎么看?”
B答:“它有点傻。”
A好奇地问:“为什么?”
B答道:“这个世界不是更大的围墙吗?”
是的,逃出围墙的马,看似得到了自由,可它还要到处奔波找食物,否则就会饿死。逃出围墙只是跳出一个限制,可接着还会有另一个限制在等着马。它依然逃不出地球这个“大围墙”。就算是逃离地球,情况也会更糟,连自由呼吸的空气也没有了!
要得到,就必须学会放弃。“舍得”——有舍,才有得。要这种自由,就得失去另一种自由。要得到墙外的大千世界,就要奔波劳碌;要得到墙内的舒适,就要放弃墙外的自然美景。
不是吗?你一个人在深山老林中,享受明媚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但同时你失去了激情洋溢的聚会、赏心悦目的电影、震憾心灵的音乐会,也不能感受驾驶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飞奔的快感和乘飞机翱翔蓝天的欣喜……你愿意放弃这些人间的乐趣而去追求一个人的孤独自由吗?如果不愿意,就要遵守规则,努力工作,成功后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的生活——可以独自去旅行,在大山里呆几天,感受大自然的静谧。
因此,有所约束并不是没有自由,德国人遵守规则近乎死板,可他们却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在生活中循规蹈矩,却思想飞扬,无拘无束。他们的思绪翱翔在自由的天空,为人类留下铮铮警言,表达着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真正的自由,一定是有约束的自由! |